摸過魚的朋友想必對其體表滑滑的感覺不會陌生,而讓魚體潤滑的原因就是魚的體表分泌的黏液。
魚大部分都是有鱗片的,而鱗片又位於真皮與表皮之間,最外層的表皮中富有單細胞的黏液腺,能不斷分泌黏滑的液體,使體表形成了黏液層,起到潤滑和保護魚體的作用。而如果魚沒有鱗片,體表的黏液會分泌得更多。
黏液有時候能救魚的命,因為在受到捕撈威脅時,分泌大量黏液能夠有機會從捕捉者手中逃脫而獲得自由。同時這種情況下也是魚最緊張的狀態。
錦鯉在正常的情況下,本身體表就有一層均勻的黏液,呈透明狀。但如果其體表黏液減少甚至沒有時,多表現為粗糙無光澤,這種現象多由於捕撈不慎或者運輸不當造成的,如果不能恢復體表黏液的重新生成,那魚就會有生命危險,因此在挑魚的時候要尤其注意。
魚體表的黏液增多也是一種異常現象,這就意味著外界環境有不利因素的存在,甚至正在危害魚的健康。
引起魚體表黏液增多的四個原因
1、水質因素: 水質惡化或者長期不換水時、水體酸鹼度失衡等等均可造成魚體表黏液的增多。
2、化學物質: 在對水體施用藥物的情況下,因藥量過大或者施藥時氣候不適宜,或者水質與藥物相互產生反應等也有可能引起魚體表黏液的增多。
3、強烈的應激反應: 在魚受到強烈驚嚇的時候,比如對魚進行野蠻捕撈時造成魚的恐慌,魚往往也會分泌大量的黏液。
4、病原體: 寄生蟲感染等疾病的發生最有可能引起魚體表黏液增多的現象。由病原體引起的魚體表黏液增多,往往會散發出濃烈的腥臭味道。
在處理因病原體引發黏液分泌過多情況的時候,過多的體表粘液會阻礙藥物的穿透或滲透能力,藥物的療效會大打折扣。適當的增氧能減少黏液,調節環境,促進治療。另外適當換水也能緩解黏液分泌過多的情況。
本文取自 愛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