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循環過濾系統是先從底部將魚池的水抽走再進行層層過濾再生利用,而面水是由密度低於水的物質積聚形成的水層,面水髒主要與錦鯉的尿液、魚糧上的油等物質有關。
水面有泡泡屬於正常情況,但泡泡破滅的時間,卻能說明面水髒的程度。
1、如果水泡在3秒之內破裂,說明水質好,營養均衡; 2、如果上升的水泡需要10秒左右才能破裂,那就值得注意了。雖然暫時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如果不注意勤換水、排面水、培菌養水,可能就會有後患;
3、如果水泡漂浮1分鐘後還未破裂,這說明水已明顯老化,應及時換水,檢查面水是否通暢地排出池外(是排掉而不是排進過濾),過濾是否在有效地工作;
4、如果水面上長久漂浮著帶白沫的氣泡,就是比較危險的信號了。首先聞一下池水是否有腥臭味,檢查池內的魚是否有狀況,檢測pH值是否正常;然後,盡量多的排掉面水,勤換水,加大力度培菌以改善水質。 (注:在新水期、繁殖期、剛投餵過飼料、潑灑過改變水面張力的物質(酒精等)及其它特殊情況時,就不能用以上方法判斷了。)
長流水能去除沉澱倉的髒水和補充新水是改善水質,增加水中礦物質含量必不可少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能將面水逼走。因此魚池設計最好能將面水直接排走,無需排進過濾倉。
用吸管原理吸面水也是一種辦法,但費時費力。因此綜合來說長流水最為科學合理。
對於面水與底水的理解,可以試想又一杯漂著油花與沈著油渣的水,從杯底下打個洞,油渣能輕鬆流走,但即便水杯中的水漏到最少量,油花仍然紋絲不動的漂著。這說明直接從水面抽走髒水才是最有效的解決方式。
本文取自 愛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