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頁面加載中,請稍後......

查看: 9915|回復: 32

過濾系統請教~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9-10 22: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這是我父親魚池的過濾系統~因為最近有再想要改池的想法~
所以又跟他拿出來看一下~主持是大概9噸水(寬1.5x長4x深1.5)~過濾槽總共5噸水~
可以請問一下各位前輩~這個過濾和主池接的方式有沒有錯誤或是需要改進的~感謝~
這是之前畫的圖~目前過濾槽實際的狀況是下面的圖片, FYI

實際狀況是改成沉澱槽+過濾槽1+過濾槽2+過濾槽3+抽水馬達槽~
每個加"+"的部分都有大概20cm的空隙加上毛刷~
水的流法是從沉澱槽上面經過毛刷(+的位置)然後流到毛刷底部再過到過濾槽1~
然後再從過濾槽1的上面再經過毛刷(+的位置)然後流到毛刷底部再過到過濾槽2~依此類推~
然後每個過濾槽底部是用架高的鐵架~所以水從"+"位置留置過濾槽底部是空的~往上流時才會經過濾材到下一個毛刷"+"槽~請問這樣有問題嗎?




目前主池的狀況


請教沒有什麼地方有問題的~
再者底排直接排掉是否正確?
入沉澱槽的水是不是應該設在底排上方約30~40 cm處~
感謝
 樓主| 發表於 2011-9-10 22:5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 ethanpun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發表於 2011-9-10 23:0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2# ethanpun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樓主| 發表於 2011-9-12 00:20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GINO大~
另一個問題是~主池是否適合做循環水流~就像手畫圖的第二個主持上視圖~利用馬達抽出的水往前方向噴製造循環水流!!
發表於 2011-9-12 07:1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yian 於 2011-9-12 07:14 編輯

回復 2# ethanpunk


    E 大您主池預想怎麼改變呢?是整個擴池?還是?

您的過濾系統~我覺得很完整呀!一整個專業呀{:3_46:}

可是~我沒看到您說的~~流到+++的位置耶?

是不是有少了一些圖片呢?!:o
 樓主| 發表於 2011-9-12 10:3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5# yian


    沒沒沒~這是我爸的魚池~當我表明要擴池~我爸就拿出他的骨董手工圖:L~
yian大真厲害~沒錯這是倒數第二版的~有那個"+"的圖他放在公司~有機會我再上傳~
我主要是照他的一些主要功能來加在我要擴的池上~我也扒了一些這裡的文就剩下幾個問題了!!!
1. 底排是否要直接排出(到水溝)
2. 進入沉澱槽的水是否設置在底排上面30cm~40cm處是正確的
3. 循環水流是否需要製造?
4. 過濾槽用東西架高(水流由下往上走所以下方水流會比較順暢再慢慢被上面的濾材過濾到下一槽)這是否正確?
感謝感謝!!!
發表於 2011-9-12 10:5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6# ethanpunk


    請問是要整個從做嗎?
1. 底排是否要直接排出(到水溝)
{我的建議是1.主池的水如果可以.底部直接到第一池.著樣可以快速的把污物.帶出池子.
2. 進入沉澱槽的水是否設置在底排上面30cm~40cm處是正確的
我覺得著個可以封掉.
3. 循環水流是否需要製造?
不用特別做.有過濾了.水就有在動阿!
4. 過濾槽用東西架高(水流由下往上走所以下方水流會比較順暢再慢慢被上面的濾材過濾到下一槽)這是否正確?
可以的!
 樓主| 發表於 2011-9-12 23:2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7# 天下父母
我爸跳出來叫我大改:L~
想一想也好~但是不是全部重做~應該是照原來的模樣擴池~
從100cmx100cmx70cm改成460x170x70 (用挖的然後移動溪石的位置)~
過濾槽就增加一個白鐵槽(過濾方式就如同上面的圖)然後再加到我原本的制式過濾器(PF100型魚池生化過濾器)~

所以前輩覺得底排最好接沉澱池~不需要直接接到外面~這樣反而可以加速把糞便排出對嗎?
然後我之前好像有看過一篇說離底排30cm處可以加一個入沉澱池的管路~這樣可以使水替換更快??
感謝~
 樓主| 發表於 2011-9-12 23:5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3# GINO

GINO前輩~我有看過你再福錦貼有關你新建魚池的想法~
你有一張圖寫到水流要採用左旋轉~請問你後來有這樣做嗎?
可以順便請問一下你最後的過濾系統是怎麼設計的嗎?
感謝!!
發表於 2011-9-13 00:0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9# ethanpunk


    1. 風水之說, 水流為順時鐘方向, 納財.
    2. 傳統五倉結構過濾+面水收水口overflow,
          即(汙水拔管倉)、沉澱、毛刷1(物理過濾、重物沉澱)、毛刷2、棉毯1(培菌)、清水區.

簡單回答,每人的環境都不盡相同,看您能畫出池子過濾方式,也有一定的養鯉經驗;
總之, 日常管理不要太累人,會變魚奴,做出好水賞鯉自然愉悅! 有效果最重要,其他我想都是形式上而已,過濾與主池比例夠大就已經很羨慕人了,分享.

經驗談: 不要太在乎拘泥於形式,有效果最重要!(如同曝氣塔與瀑布哪個好, 沒有一定答案, 對愛好家而言, 若不太講究那只是個曝氣功能.)
發表於 2011-9-13 00:2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GINO 於 2011-9-13 00:35 編輯

回復 4# ethanpunk

我建議還是要補一定的新水量, 一直使用循環水,會使水老化,比例要靠自己抓.(最好用試紙或儀器測一下ph值.)
光用看的就知道, 泡沫過多, 水太老(肥)了, 排些底水, 每日補些新水, 錦鯉會更活躍!!

造水流是好事, 讓主池沒有死水(死角), 能耗要考慮, 沉水馬達比例要算對(算過水的流率), 不然可用 FOK軸流式最省電, 9噸水每小時至少2個循環水量.
 樓主| 發表於 2011-9-13 00:4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1# GINO


感謝~了解~這是我父親的魚池~不是我畫的~我只是想說拿來參考~依照他的模式來擴建~
我也不希望天天去清過濾槽~
 樓主| 發表於 2011-9-13 00:5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0# GINO
看了你之前有關底部的設計~
底部主要有兩個管路 1.底排至水溝和2然後底排上方處也有個管路近水到沉澱池~
這個我父親畫的有點不同~我的圖上進沉澱池的管路大概會高出底排 30cm~有點在魚池的中下方~請問跟GINO大的有沒有共通或不同的地方???

再者天下父母大有提到建議直接排出做循環(沉澱池)~可以減少糞便積在底排管路內~
如果我也是天天會排底排並且入新水~那我是不是可以用GINO大的做法呢?
又回到上一個問題~你的底部設計和我的圖~有什麼優缺點呢?

我最近可能要開始動工~我也很不想做魚奴~想要一次改好~
感謝感謝了!!!
發表於 2011-9-13 08:1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3# ethanpunk


    傳統的魚池設計底排有一至兩個(依水量大小),通常3"管或更大4"管,一支3"管算每支流量約15噸水,您的池水量剛好夠.如附件!
    彎管接頭不要用90度角,用兩個45度去接,比較不會堵塞髒污.
    這池的過濾很用心,分別取上層、中層水、底排的水到沉澱槽,但沉澱槽怎發揮作用就很有學問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發表於 2011-9-13 09:2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3# ethanpunk

底排設計,這是之前花蓮的鯉友大哥給我參考圖,以及魚友guoguowang大的圖紙,分享給您參考.
令尊的設計圖主池污水跟鯉友大哥的圖是一樣的意思,拉管到陰井后直接排出,並沒有在運用回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發表於 2011-9-13 09:25 | 顯示全部樓層
哇賽~~~!這篇文章~我喜歡~專業級的討論唷!{:3_46:}
 樓主| 發表於 2011-9-13 10:4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5# GINO

了解了解!!!!
我看你之前的文章就有注意到排水管的位置可以低於主池~這樣水壓會較大~
想要請教一下另一個問題就是你的圖(一)上的air dome~應該解釋做圓孔蓋~這樣設計是不是可以增加水流速度並且加速把糞便帶入底排內(我的感覺)~
不然為什麼不直接開孔~不要蓋上蓋~這樣照裡說應該流量比較大吧??

感謝各位前輩的幫忙~資料收集的差不多了~
發表於 2011-9-13 12:4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GINO 於 2011-9-13 12:50 編輯

回復 17# ethanpunk


    這是蓋池之前跑到中錦發帖,魚友們給的樣本,讓您參考。

   鍋底與拔管之主要功能在於"拉、拔",用瞬間吸力排掉雜質魚便,也就是強調表面積之"吸力"! (太小反而堵塞)

    立體水流更是一門學問,總之,過濾很多種方法都能達成,多聽只會亂掉,總結一下還是依自己的想法去做.
   
    自己要拿定主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樓主| 發表於 2011-9-13 12:55 | 顯示全部樓層
好的~那我應該會用圖一的方式(目前也是用這個方式來排池底)~
發表於 2011-9-13 13:0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台灣錦鯉網 - 鑑賞、鑽研、交流、推廣錦鯉文化~

GMT+8, 2025-11-20 19:58 , Processed in 0.23517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