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ccc 於 2011-9-20 17:10 編輯
1. 底排是否要直接排出(到水溝)---如果蓄魚便效果好,直接排掉較好.
過濾槽的打氣(一定要)就把氣石吊在"排水孔"的上方,依物理原理魚糞會聚在氣石下方
可幫你"自動收集固體廢物"到"排水孔",以利排出.
2. 進入沉澱槽的水是否設置在底排上面30cm~40cm處是正確的---是否正確是要看進水
會不會干擾到固體廢棄物的沉澱,如果有---"相當的距離"是可以的.
3. 循環水流是否需要製造?---循環水的目的是
a.要讓水在循環中達到收集魚糞的效果,-----自動沉澱到中央底部,以利集糞.
b.讓魚運動.
4. 過濾槽用東西架高(水流由下往上走所以下方水流會比較順暢再慢慢被上面的濾材過濾到下一槽)這是否正確?
流到下一槽,必須是收集"上層"的水,而這上層水,需接到次層過濾槽的下面,入水.
建議:1.魚池要有接管把表面水,接到過濾槽,如此水面才乾淨(圖上有水泡)
2.接管越大越好,能有兩套更好.
a..地震一管漏水另一管還可用.
b.想加大馬達循環量時,預備著.(魚多或長大時)
3.魚池底的排水,上圖中4"到過濾槽的管子,要改成L行管,接到"整流圓盤"的下方
如此主池下就多一個小的過濾槽,一面循環同時可以集魚糞,這個構造,不可以做錯!!!否則"主池
排底水"就沒意義了!(我的魚池清澈,但排出來的水是混而臭的,效果極佳!)
4."整流圓盤"的中間要有洞,沼氣才可排出.(網狀的,清除魚池的沉澱物效果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