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9# Radius
感謝野大精闢解說,
如果水的涵氧量依水溫飽和度終究有限,且在前段已經完成轉換以及溶氧動作.
此時注入的水,是否可完全用於製造底部水流使用. <---------我現在都是這樣子阿...(因該不再於水質的問題,因為在預設的理想化狀況下水是以經處理完成好的狀態在進入主池,在去搭配你魚池的水流水體預計要流動的狀況再去規劃設計入水方式)
另外小弟有個疑問,沉澱槽的效率是否如預期? <---- 這就要看你的魚池設計如何了,沉澱槽顧名思義就是要沉澱固體髒汙等,沉澱主要目的是要減輕下階段過濾槽的負擔)
毛刷的功能主要在生菌,還是物理性過濾? <----看你用在哪裡,放在生化槽就是生化過濾了(大部分都是這樣用) ,如果排得很密交織再一起,當然就有物理性過濾的功能了
如果沉澱槽的效率高,生物過濾系統也完整,是否可以不用毛刷? <----當然可以,一般選用濾材的考量點有,濾材表面積,效用,壽命,等等...還有價位的考量
如果能將水中有害物質以最快的時間排除,是否可以不用沉澱槽? <-----當然可以, 如果有辦法這樣做,那會是大突破,你會得獎的.(不過還是會回歸單位成本的取捨上)
以上是我的看法
請參考
謝謝 |